2009年3月8日星期日

联合国粮农组织:畜牧业是对环境的一大威胁(2006.11.29)


畜牧业是对环境的一大威胁
亟需补救措施
2006年11月29日,罗马 - 在饲养牲畜和驾驶车辆两者之间,哪一个排放的温室气体更多?

结果令人意想不到!

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一份新报告,与运输业相比,畜牧业产出的温室气体更多,以二氧化碳当量计算占总量18%。它还是土地和水资源退化的一大根源。

粮农组织畜牧信息政策科科长、该报告的高级撰稿人Henning Steinfeld说:“畜牧生产是造成当今最严重环境问题的最大责任方之一。需要采取紧急行动来对这一情况进行补救。”

随着人们越来越富裕,每年肉奶产品消费量也在增加。全球肉类产量预计将增长一倍以上,从1999/2001年的2.29亿吨上升到2050年的4.65亿吨,而奶产量将由5.8亿吨增加到10.43亿吨。

长长的阴影

全球畜牧部门发展迅速,其速度超过任何其他农业分部门。它为大约13亿人提供生计,并占全球农业产出40%。对于发展中国家的许多贫困农民来说,畜牧业还是挽畜这种可再生能源的来源,而且也是其作物有机肥料的一个重要来源。

然而,粮农组织的报告《畜牧业长长的阴影 - 环境问题与解决方案》指出,这种快速的增长要求付出昂贵的环境代价。报告警告说:“必须将畜牧生产的单位环境成本减半,才能避免环境受破坏程度在现有水平上继续恶化。”

如果将来自土地利用和土地用途变化的排放量包括在内,畜牧部门占来自人类活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9%,但是所产生的更为有害的温室气体的比例则高得多。它占与人类有关的一氧化二氮排放量的65%,而一氧化二氮全球暖化潜能是二氧化碳的296倍。其中大部分来自粪便。

此外,它还分别占人类排放甲烷(是二氧化碳暖化潜能的23倍)和氨(主要导致酸雨)总量的37%和64%。

该报告指出,畜牧业目前占用了整个地球土地面积的30%,其中大部分为牧场,但也包括占全球可耕地 33%的牲畜饲料生产用地。鉴于森林被清除,用来开辟新的牧场,畜牧业是毁林的主要驱动因素。这一情况在拉丁美洲尤为突出,例如在亚马逊地区,原有森林的大约70%现在被用来放牧。

土地和水

畜群同时造成大范围土地退化,其中20%的牧场因过度放牧、土壤板结和侵蚀而退化。而旱地的这一比例则更高,原因是政策不当和畜牧业管理不足,导致荒漠化蔓延。

畜牧业是对地球日益稀少的水资源破坏最大的部门之一,除其它方面之外,它导致水污染、富营养化和珊瑚礁退化。主要的污染物是动物粪便、抗生素和激素、制革厂的化学品、用于饲料作物的化肥和杀虫剂。大面积过度放牧扰乱了水循环、减少了地表和地下水资源的补充。大量的水被用于饲料生产。

据估计,畜牧业是造成中国南海磷和氮污染的主要内陆根源,导致海洋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肉畜和乳畜目前占陆地动物生物总量的约20%。家畜在大块土地上的存在及其对饲料作物的需求也加剧了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据评估,在24项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中有15项处于下降趋势,而畜牧业被认定是元凶之一。

补救措施

在多机构“畜牧、环境及发展行动”支持下编写的该报告,明确提出应认真考虑这些环境成本,并建议采取一系列补救措施,其中包括:

土地退化 - 控制公共牧场的准入并消除限制牧场迁移的障碍。采用水土保持和林木兼作方法,并有控制地将畜牧业移出敏感地区;在以畜牧为基础的土地利用中实施环境服务付款计划以帮助减缓和扭转土地退化。

大气和气候 - 提高畜牧和饲料作物生产效率。改善动物膳食以减少肠内发酵及其导致的甲烷排放,并建立沼气厂对粪便进行再循环处理。

水 – 提高灌溉系统的效率。采取用水全额定价和征税来阻止大型畜牧业集中在城市附近。

为了规划畜牧业今后的发展道路,粮农组织及其合作伙伴本周在曼谷召开了一次全球磋商会。上述和相关问题成为会议讨论的焦点。会议还讨论了与畜牧业迅速发展相关的众多公共卫生风险,因为牲畜疾病同样会越来越多地感染人类;畜牧业的快速增长还可能导致小生产者被排挤出不断扩大的市场。


联系人
Christopher Matthews
粮农组织媒体关系科
christopher.matthews@fao.org
(+39) 06 570 53762

食素=拯救地球?西宁晚报2009年2月27日









































西宁主流媒体大版面出现素食环保公益广告
今天西宁晚报大版面出现素食环保公益广告,这是继西宁公交素食公益广告之后,素食环保公益广告首次出现在官方主流媒体 。

无上师感谢赈灾


也可在此观赏:http://picasaweb.google.com/long588/pihXYB#

无上师电视台感谢播报员、记者等

Noteworthy_News779, 在线下载此视频工具:

http://kej.tw/flvretriever/ (注:下载的视频文件更名时加上后缀名.flv)

也可在此观赏:

http://picasaweb.google.com/long588/zCDzyE#5309527652227985170

多素食益自己救地球--《湛江晚报》整版报导


































今年春节
  少吃肉多吃果蔬好吗?
http://press.idoican.com.cn/detail/articles/20090125275091/
  
联合国数据:2007年十大自然灾害,有九件是全球气候暖化造成。
  1、孟加拉国热带风暴 2、美国东南部大旱 3、墨西哥大洪水 4、美国飓风“费利克斯” 5、印度尼西亚泥火山 6、南亚洪水 7、朝鲜洪水 8、秘鲁地震 9、希腊森林大火 10、中国洪水
  
冰层急剧融化!气候变迁过快
  我们居住的星球在急速变暖。美国宇航局2007年12月卫星资料显示,北极冰层的厚度比以前减少了23%。航海资料则显示北极冰层比1950年减少了50%。气候学家齐瓦利博士预测:北极冰层将在2012年夏天融冰季节结束前完全融化。东英格兰大学教授提姆兰登表示:最大的威胁是北极海冰层与格陵兰冰原达到融化的临界点。
  温度上升比预计的更快
  科学家提姆兰登博士提到的临界点,是指气温上升0.5~2℃时,将导致格陵兰冰原与北极海冰层的融化,这不仅会促使海平面上升,也会使这些地区不再反射阳光的热辐射,因而造成大气层温度不断上升,进一步扩大冰层的融化,引发一连串的天灾,如水灾,干旱,海底冒出大量毒气,多种动植物绝种的巨大损失等。全球暖化也将产生连锁效应,例如印度洋季风系统的崩溃,亚马逊雨林与北极地区寒带林的消逝。当地球的气温上升超过5℃时,更多的冰层将融化,海平面显著上升,犹如脱缰之马,而无法预期的气候形态将达到足以酿成巨祸的程度,这些巨变不但会造成物种灭绝,也将危及人类的生存。
  学者的观点:停止荤食,节能减排
  在2008年7月份的《物理世界》期刊中发表一篇名为《解决京都议题的根本之道》的文章,提出一个解决全球暖化问题的更简单的方法:停止荤食。这篇文章迅速引起科学界的讨论。
  作者卡佛特本身并非素食者,但他却了解到人类饲养动物来作为食物,使用了21%的能源来饲养家畜。而家畜的呼吸也会产生巨量的CO2。这就是造成全球暖化的原因之一。尚不包括那些会间接排放CO2的过程,譬如:饲料生产、机械化屠宰、清除内脏、包装、运输与冷藏等过程。
  饲养牲畜是全球气候变暖的诱因之一
  联合国粮农组织2006年底报告指出:饲养牲畜是造成气候变暖的诱因之一。
  N2O排放的65%来自牲畜,它的暖化能力是CO2的296倍。
  CH4排放的37%来自牲畜,CH4的温室效应是CO2的23倍。
  土地面积的30%被饲养业占用。
  可耕地的33%被用于种植饲料作物。
  为饲养牲畜砍伐森林,地球之肺热带雨林急剧缩小。
  比较解剖学观点:
  人类天生适合多素食
  哥伦比亚大学韩汀博士在一篇比较解剖学的论文中证明了此论点。他指出肉食动物的小肠和大肠都短,而且大肠特别直而平滑。相反,素食动物的小肠长,大肠也长。这是因为肉的纤维含量少,蛋白质含量高,肠子不必慢慢吸收养份,因此肉食动物的肠子较素食动物的肠子来得短。人类和其他天生素食的动物一样,大肠和小肠都是长的,我们的肠子约有8.5m长,小肠来回重叠,肠壁有皱褶,又不平滑。由于它较肉食动物的小肠更长,所以我们吃下的肉会在肠中久留、腐败并产生毒素,这些毒素与结肠癌的发生有关;另外还会给具有解毒功能的肝脏增加负荷,导致肝硬化,甚至肝癌。
  《中国健康调查报告》的震惊观点
  被誉为“营养学界的爱因斯坦”的柯林·坎贝尔博士著有《中国健康调查报告》一书,该书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庞大的关于膳食、生活方式与疾病死亡率的流行病学研究巨著,是美国康奈尔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20年精诚合作的巅峰之作。该研究项目得出了很多令人震惊的结论:例如,“摄入更多的蛋白质并不能让人健康”“高蛋白摄入促进癌症发病率”。安全的蛋白质来自植物,包括小麦和豆类。当这些研究结果浮出水面时,长久以来一直信奉的一些饮食观念受到了重大挑战,并最终破碎了。在疾病与膳食的8000多项关系研究中,许多关系都指向同一个发现:“动物性食物摄入量最多的人,慢性病最多,即使摄入的动物性蛋白的量相对比较少,也会造成不良的后果。而那些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人群身体最健康,容易避免慢性病的发生。”
  素食与健康
  在美国吃一份环保餐,油和水的消耗量可以减少50%以上。以素食方式的环保生活型态不仅能提供给人们足够的营养,也可以延长人类的寿命。而且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能够逆转或预防心脏病、糖尿病、肥胖、癌症、自身免疫病、骨科疾病、肾病以及老年视力和脑功能衰退。美国国家保健署于1999年修订饮食指南,明定健康饮食的4大类为:谷物、豆类、蔬菜、水果;淘汰了肉类和乳酪。美国营养指南咨询委员会于2000年制定食物营养以素食为主。
  全球变暖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地球,正面临巨大的挑战。保护地球,就是保护我们的家。让我们行动起来,以博大无私的善心、善行,挽救地球家园的命运,维护人类得以继续生存的未来。多素食!加入环保!拯救地球!

北京娱乐报发出素食倡议(转自:中国素食文化传播网)

http://www.veg520.com/html/200901/sushi_12314181237231.html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1-08 20:30:34 来源:北京娱乐信报 加入收藏夹 打印 素食·健康 ·环保·爱
美国宇航局(NASA)依据2007年12月最新卫星数据宣布,2005-2006年间冰川消融的速度近乎为2004-2005年消融速度的2倍。照这个速度,北极冰层将在2012年夏天结束前完全融化!
  全球变暖的原因不仅是汽车尾气排放那么简单,食素对改善全球变暖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研究报告:全球变暖18%的原因在于畜牧业,比全世界的交通系统还要多,牲畜排放的氨占总排放量的68%,氨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全世界用于喂牲畜的饲料粮占世界粮食总产量的1/3以上,全球有23%以上的水用在了牲畜喂养上。
  除了温室气体和用水,全世界每年至少有1000万至1200万公顷的森林在消失,其主要原因还是为了农牧业用途。
  基于这些调查结果,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主席总结了一句话:“我们只要不吃肉、骑自行车,就可以协助遏止全球暖化。”
  今日我们向每一个爱惜身边环境的朋友们发出倡议:
  每个星期有一天,我们过一个“无肉”日;
  每个星期有一天,我们关注全球暖化,了解地球面临的环境危机,了解肉食对环境的危害;
  每个星期有一天,我们认真考虑改变生活方式,开始接受素食,加入环保,献出爱心;
  您的选择将决定我们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个什么样的生存环境。
   食尚周刊编辑部
(转自:中国素食文化传播网)详细原文请参考:http://www.veg520.com/html/200901/sushi_12314181237231.html

南方都市报:吃素食 救地球(转自:中国素食文化传播网)


4月26日下午,布吉沃尔玛商场前聚集了数千名市民,为支持环保,他们自发地参与了“吃素帮地球降温的现场签名活动”。据了解,该活动由破茧网网友(http://pojian.net/)自发组织,完全是公益性质。
  活动组织者郭女士告诉记者,这次活动他们近百名义工自筹了近2万元现金,做宣传画报、光碟、环保袋、签名手册等。活动得到了多数市民的支持,为签名支持该项活动,千名市民排起了长队。“‘吃素食,救地球’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带着小孩排队等候签名的张小姐告诉记者,地球是大家共有的,如果吃素可以救我们的地球,很多人都会愿意做,因为吃素对于很多市民来说,不是什么难事,而且吃素本来就是一种很健康的生活方式。
  见习记者 胡荣燕 摄影报道(转自:中国素食文化传播网)详细原文请参考: http://www.veg520.com/html/200902/sushi_123372894117691.html

拯救地球,人类只剩7年--广州日报2008-08-06







本报讯 据中新社报道,世界著名自然灾难专家、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地球物理学教授比尔·麦克古尔在其新书《7年拯救地球》中提出:人类只剩7年时间来拯救地球和人类自己,如果温室气体在这7年中无法得到控制,那么地球将在2015年进入不可逆转的恶性循环中,包括战争、瘟疫、干旱、洪水、饥荒、飓风在内的各种灾祸将席卷地球,使人类遭遇“末日劫难”。
  人类面临最大灾难威胁
  比尔·麦克古尔教授是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地球物理学教授和伦敦大学学院风险研究中心的负责人,还是英国政府的自然灾难问题顾问,经常就小行星撞地概率和海啸等自然灾难事件向英国政府提供专家意见。
  麦克古尔教授在其新书中宣称,从现在开始到2015年,人类只剩7年可以减少有害温室气体的排放,如果人类的努力遭遇失败,那么地球将面临6500万年前小行星撞地造成恐龙灭绝以来最大的灾难威胁,一系列灾难性的自然事件将横扫地球,让生灵灭绝,万物涂炭。
  麦克古尔教授说:“温室气体的排放必须在2015年前就达到稳定状态,然后逐年开始下降。即使这样仍然不够,最近的科学研究显示,如果人类不主动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那么即使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90%,仍然无法阻止危险的气候变暖。”
  中东将为水源争战
  麦克古尔教授称,地球目前的气候距100万年来的最暖温度相差不到1摄氏度,如果人类烧光地球上剩下的其他化石燃料,那么地球的温度还将上升13摄氏度。
  麦克古尔教授在新书中警告称,如果温室气体排放无法得到遏制,那么中东将可能成为第一个为水源而引发战争的地区。







“人类灭亡”并非危言耸听--人民日报2008年09月21日

2008年09月21日 10:25:30  来源:人民日报
英国自然灾难专家比尔·麦克古尔在其新书《七年拯救地球》中,提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观点:2015年将是地球命运的“转折点”。他认为,如果温室气体的排放在2015年前没有达到稳定状态,地球将在2015年7月进入不可逆转的恶性循环:生灵涂炭,万物灭绝。到本世纪中期,由于沙漠不断扩大、海平面迅速上升、飓风席卷太平洋、热带丛林开始消失,被迫离开家园的“气候难民”将达到10亿人。
麦克古尔的话并非危言耸听。不久前,科学家们在南极洲“干谷”的未结冰地区发现了一个“失落的世界”,里面的苔藓、硅藻以及介壳类生物都保存完好,就好像1400多万年前突然被冰冻了一样。科学家们说,它们可能是地球温度急剧下降以前,留在南极冻土带的最后一批生命。研究人员推测,引起那次大冰冻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发生变化,或是板块构造发生变化影响了洋流,从而导致气候变化造成的。
科学研究表明,如果人类不主动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就无法扭转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专家指出,目前是地球冷暖周期中的暖期,变暖是个大趋势。这一趋势与人类自工业革命以来大量排放温室气体有着密切的关系,发达国家对此无疑负有历史性责任。
气候变化没有国界,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和动植物都会受到威胁。据预测,到2020年,非洲将有2.5亿人因气候变化面临缺水问题。然而,由于经济欠发达,加上地理因素,非洲和一些发展中的岛国居民,尽管对全球变暖应负的责任最少,承受的危害却更多。发展中国家为应对气候变化,比如防洪、防海平面上升及种植抗旱庄稼等,每年需耗资数百亿美元,这需要来自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世界自然基金会表示,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资金需求还将大幅度增加,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现有规模的5倍以上。发达国家应主动承担责任,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为遏制暖化趋势做出更多贡献。
万物皆有其道。在时间的长河中,面对生存所面临的各种挑战,人类的行为可能会显得微不足道。但是,从一点一滴开始,携手努力,亡羊补牢,为时或许不晚。(彭 敏)
本文来源: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08-09/21/content_10086320.htm

潘基文警告不能因金融危机停止应对气候变化--CCTV1报道

来源:中央电视台

2号,正在孟加拉国进行访问的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警告说,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不能因为目前的国际金融危机而停止,否则结果可能是灾难性的。
在当天的一个新闻发布会上,潘基文一再强调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性。他表示目前的国际金融危机不能打断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步伐,并以全球气候变化对亚洲的恶劣影响为例加以佐证。他说,只要海平面再升高1米,就可能淹没3000万孟加拉国居民住所,导致他们无家可归。
潘基文同时表示,他将在本月15号召开的20国集团峰会上继续敦促发达国家兑现它们对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作出的承诺。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具体涉及8个方面,分别是消除极端贫困和饥饿、确保环境的可持续能力、全球合作促进发展等。

关于应对全球气候暖化的探讨--国务院参事室

http://www.scco.gov.cn/content/2009-02/17/content_2579.htm
近年来一个又一个空前严重的自然灾害,使人们渐渐注意到“全球气候暖化”这个早已感觉却未深究的问题。为什么会导致气候暖化?应该怎样应对? 已成为全世界共同面对的重大课题。 全球气候暖化的原因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含量远远超过了环境本身的消纳能力。温室气
体原本是为了保暖地球不至于太寒冷,但是过量的排放却使地球表面的温度越来越高,导致大气环流异常,自然灾害频发。如果不能有效遏制,生态失衡将会继续扩大,不仅影响经济的发展,甚至会威胁到人类社会的存亡。 多年来人们习惯于“人定胜天”的思想模式,但是无论人类科技发展到多么高的水平,也不可能将大气中过量的二氧化碳消除。也许人们可以将其吸收在某种溶液里或者压缩成液体或固体储存在某个地方,但它的作用只是局部的、有限的,而且在操作中一定要使用和消耗大量的能量、设备、土地和化学药品,同时还会产生另外一些更难处理的废弃物,成为地球的负担。而大自然,也只有大自然可以做到没有任何副作用的转换:绿色植物在阳光下将二氧化碳吸入体内,通过光合作用将碳和水转化为碳水化合物结合在食物中,同时释放出氧气。这样的过程无论是生成还是消耗,完全都是自然的,是利于万物生长的。 海洋也可以调节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它是碳循环中另一个重要的亚循环:当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时,它吸收二氧化碳,反之它又放出二氧化碳,以此来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平衡。 人处在美妙的自然生态中,但却常常忘记万物之间相互依存的道理。森林越砍越少,沙漠越来越多,能调节气候的海洋因遭受污染也无法再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了。地球在发烧,永冻层的冰雪在融化,剧烈的自然灾害频繁发作,地球已到了危险的边缘……遏制全球气候暖化问题唯有从思想意识层次提高对环境的认识和尊重,恢复自然的和谐运转,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世界上已有智慧的导师和科学家提出了很多好办法。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和体会,将这些办法整理并建议如下: 一、大力发展使用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的化石类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传统的化石类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其本身就是以碳或碳氢类化合物组成。它是通过碳的燃烧、氧化来释放能量。因此只要一做功,就必然会产生二氧化碳。在使用化石类能源中,节能减排所做的只能是节能降耗、提高能源利用率;安装环保设施,减少烟尘、二氧化硫等污染气体排放,但是却不能从根本上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大力开发使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潮汐能、雷电能、生化能等代替化石类能源,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污染物的排放。这样做虽然初期投资要大一些,但是随着大规模的应用,高成本因素会得到相应化解。相比化石类能源在开采中破坏环境,在使用中花费高昂的污染治理费用,以及自然资源越用越少等问题,新能源的清洁、高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持续发展的优势,是任何传统能源所无法比拟的。它是通过技术创新,将来自太阳的能量转换为生产能源,而不再是一味地索取、野蛮地挖掘亿万年来地球的积蓄为我一朝所用。它的发展和使用,无疑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及可持续发展的政治理念。 二、倡导素食,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生态系统中,人类主要作为食物网中的草食动物起作用。人类的祖先都是天生的素食者。哥伦比亚大学韩汀博士(Dr.G.S.Huntingen)、瑞典科学家林内先生在人体结构的研究中就证明了此论点。他们指出:“人类的身体构造天生为素食设计,牙齿和曲肠都是用来咀嚼和消化谷类及植物的”。“植物的营养是第一手转化来自太阳的能量和蛋白,很容易为人体吸收,人类的本能和天性是非肉食性的”。 人类食用植物性食物,在食物链中属于第二营养级位(也称采食级位)。在食物网的能量流动上,由一个营养级位转移到下一个营养级位的能量转移的效率一般为5%—20%,在学术讨论中通常采用10%的效率。为吃肉而饲养动物,要消耗大量的粮食、水和其它生产资料。生产一公斤牛肉需要约10公斤谷物,10万公升的水, 在植物蛋白转化为动物蛋白的营养级位之间能量转移中,仅生态效率就损失了源自谷物的90%的能量。如果我们少吃肉多吃水果、蔬菜、谷物,就可以自然地增加可以利用的食物能量。 地球上有将近十亿人遭受饥饿和营养不良之苦,每年有四千万人死于饥荒,其中大部分是小孩。特别是在这灾害频发、资源短缺、全球粮价飙涨的今天,饥饿、缺水等问题已变得更加严重。但是世界上却有三分之一以上的谷物不是供给人吃,而是用来喂养牲畜。在美国,牲畜就吃掉了百分之七十的谷物收成。如果我们把谷物给人吃而不是喂养牲畜,就不会再有人挨饿了,因资源引发的战争也会减少。吃肉既浪费能源,又破坏环境,对世界饥荒和不稳定因素负有难以推卸的责任。 饲料中的药物添加剂,过度放牧所造成的表土流失,再加上屠宰运输等能源的消耗,这些都在加剧着全球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 为了多出粮食,人们不得不依靠化肥和农药使土地高负荷生产。这种追逐短期利益的行为不仅污染了环境,破坏了土壤结构,而且最终通过食物链危及到了人类自身。 如果我们停止食肉的话,不需要再毁林造田,就足够养活世界上所有的人口,而且无需使用化学肥料。土地将得以再度喘息、再生、恢复健康。 “田园牧歌”是千百年来人们对和谐生活的向往与礼赞,牛儿伴随着人们在田间劳作、生活,人与动物相爱、相依……这一幕恬静、自然、温暖、和谐的景象,如今已被野蛮的工厂化养殖所取代。其设计是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在那里动物们挤在一起,被当成产肉的机器。由于终日不见阳光,又没有足够的活动空间,不少动物患有软骨症等疾病。为了更快地产肉,一些牲畜被迫注射生长素、抗生素、镇静剂……。在屠宰中它们更是遭受着极大的恐惧与痛苦,那种残酷与悲惨是一般人所看不到的。有人说:“如果养殖过程透明化,如果屠宰场有玻璃墙的话,那么就再也不会有人想吃肉了。” 动物在恐惧、愤怒与极度痛苦中所分泌的毒素也随着肉一起吃到了人的身体里。过长的食物链造成了有害化学物质的高度富集。肉类中积存的杀虫剂是蔬菜的13倍,动物体内的化肥多于植物14倍。[见《大英百科全书》牛羊猪鸡鱼体内潜在疾病与化学物质] 吃肉损害了地球生态的健康,也损害了人类自己的健康!资料显示,在中国人的死亡率中,有47%是由于饮食结构不当引起的。这与近年来谷物类食物摄入的大幅下降,动物类食物摄入的大幅攀升呈正相关关系。就世界范围来看,全球为控制动物源性疾病的暴发与流行所耗资金逾800亿美元。 据报导,自十九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过度捕捞、打猎,侵占动物的栖息地,世界上已经有1/4的物种消亡,而人工畜养的牲畜却在成倍增加。人类的盲目尊大及对动物权利的任意掠夺和杀戮,已成为破坏生态平衡、干扰自然规律正常运行的最大元凶。 目前中国已有不少人开始食素,他们自觉地保护环境,关爱动物,积极地参与植树、节能活动,过着简朴而又快乐地生活。 大力倡导素食,不仅节能、环保、健康,还有助于回归人类最初仁爱的本性,唤起中国自古就有的与天地万物和谐共生的意识,实现胡锦涛主席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恢复自然的和谐运转。 三、抑制畜牧业发展,保护生态环境 无限制地发展畜牧业养殖给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破坏,它破坏森林、破坏草原、导致土壤沙化,水质污染。 资料显示:畜牧业占用了全球非冻土陆地面积的30%,牲畜饲料生产用地占全球可耕地的33%。亚马逊原有森林的70%现在被用来放牧。为牧场需求而铲除、焚烧森林每年排放数以兆亿吨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排放又进一步加剧了全球暖化。砍去树木的土壤失去稳定性,大量的牛羊踩踏,挤掉土内空气,导致土壤板结,造成大范围土地沙漠化。 在最近的五十年中,有60%的世界牧场毁于过度载畜,并主要导致了沙漠化的蔓延。 在美国,表土损耗原因中有85%与畜牧业有关。 在中国,已有90%的草原不同程度地退化、沙化、盐渍化和石漠化。草原生态面临“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严峻局面。 据统计,目前为人类食肉而饲养的牲畜已达世界人口3倍之多,除呼吸排出的二氧化碳外,牲畜的排泄物一年就达数亿万吨。这些排泄物(粪便、肠气及来自反刍牲畜消化道的反刍气体)所产生的甲烷、一氧化二氮(也称氧化亚氮)分别占总排放量的37%和65%。甲烷和一氧化二氮也都属于温室气体,而且是比二氧化碳更厉害的温室气体。甲烷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3倍,而一氧化二氮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96倍。畜牧业的发展严重加剧了全球气候的暖化。 联合国粮农组织在2006年公布一项报告《牲畜的巨大阴影:环境问题与选择》中谈到:“由于人类对肉类和奶类的需求不断上升,牲畜饲养业快速发展,牲畜产生的温室气体已经超过了汽车的排放” 。“如果用二氧化碳的释放量衡量,牲畜排放的温室气体比汽车多18%” 。 工厂化的畜牧业养殖几乎消耗了世界一半的淡水,再加上对牲畜的屠宰、冷冻、运输、加工……畜牧业生产和肉食消费是地球上最浪费资源与能源的产业。 联合国粮食组织报告中警告:必须将畜牧业生产的单位环境成本减少一半,才能避免环境受破坏程度在原有水平上继续恶化。 减少畜牧业生产、少吃肉,不仅保护了环境,节省了资源、能源,也大大减少了政府对畜牧业及肉食品的巨额财政补贴,使宝贵的资金用在更需要的地方。 四、多种树,扩大绿色植被面积,增加对二氧化碳的吸收 五、提倡节俭的生活方式,节省资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在以上的五项建议中,最重要的是倡导素食,发展科技,从思想意识层次提高对生命、对环境的尊重和爱护。遵循自然规律,改变以人的狭隘利益为中心的征服、占有、杀戮,代之以从总体利益出发的和谐、包容、引导的方式对待世界万物,修复生态的创伤。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不仅对中国自身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且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面对自然灾害中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面对世界范围内能源危机、粮食短缺等难题,向大众说明素食的益处及吃肉对人类和地球的伤害,采用改变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发展高科技,更多地使用可再生能源来遏制气候暖化,无疑是最和谐、最高尚、最理性也是最简单、最经济、最快捷、最有效的方法。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以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等一系列新的政治理念,以及中国悠久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与固有的生态和谐观,是指引我们采用高尚、友好、自律、和平的方式拯救地球,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保障。 愿中国永续发展!愿这个珍贵美丽的星球能在和平、美丽与爱中延续下去!
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高级工程师 王雅心 参考资料: 环境科学导论,作者J.M.莫兰 M.D.摩根 J.H.威斯曼,中国海洋出版社

加入素食行列,给地球降温--国务院参事室

加入素食行列,给地球降温
陈何 段秀杰 发布时间: 2008-12-15 10:44 
http://www.counsellor.gov.cn/content/2008-12/15/content_1740.htm
10月1日至7日是国际素食周。环保人士呼吁:加入素食行列,给地球降温!  众所周知,南北极冰川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北极冰层可以反射80%的太阳能来平衡海水的温度。如果北极冰层融化,海水就会因吸收热量而快速升温,从而打破平衡。地球气温每升高一度,就会引起生物和气候的重大
变化。  联合国粮农组织2006年底报告指出:饲养牲畜是造成气候变化的最大元凶。家畜所造成的温室效应气体约占整体温室效 应气体的80%。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牲畜比汽车多18%;土地面积的30%被饲养业占用;可耕地的33%被用于种植饲料作物;一公顷的土地可以养活20个吃 土豆的人,却只能养活1~2个肉食者。为了获得种植饲料作物的耕地,最方便的方法就是砍伐森林。这就是为什么称为“地球之肺”的亚马孙雨林已经被破坏殆尽的主因。目前地球上有近10亿人遭受饥饿和营养不良之苦,尽管如此,世界上却有1/3以上的谷物没有拿来供应给人吃,而是用来喂牲畜。  如果不停止畜牧业和肉食,可以预见,全球范围内耕地面积会进一步减少,粮食会进一步减产,温室气体排放会一如既往,医疗费用会攀升,全球粮食危机、环境污染和森林损毁以及水土流失都会进一步加剧。  不过,我们拥有转变危机的希望!在不能减少世界人口的情况下(地球人口67亿),减轻地球的负担、扭转暖化危局唯一可行的方式,就是改变人类的肉食习惯,减少因为饲养牲畜所造成的巨大损耗和污染。这是一种不需要付出很大代价的方式,其他的方式难以短期奏效。  很多有识之士已开始呼吁素食,并指出素食对抗暖化的重大意义。  联合国跨政府气候变迁研究小组主席暨2007年诺贝尔奖得主帕乔里博士于2008年公开呼吁全球民众少食肉,因为肉是排碳量高度密集的商品,而且食用肉类对健康有害无益。他呼吁“不吃肉、骑脚踏车、少消费,就可以协助遏止全球暖化。”  英国环境部长宾?布莱德萧指出:饮食中去掉肉类的消耗是稳定气候变化的长久之计。政府至少已发现吃肉与奶制品会对气候与环境产生破坏,期待政府鼓励提倡最有益于环境的严格素食。  如果肉食停止了,不仅可以消除无数动物的痛苦,免除因肉食而带来的种种疾病,地球的破坏性能量也会减弱,地球会恢复以往的祥和气氛,灾难将会被化解。为了解决人类面临的巨大生存危机,行动刻不容缓,希望社会各阶层人士能够立即改变饮食习惯,尽可能地少吃肉,告知你身边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把环保、节能意识落实到行动中。利用永续能源,减少和尽可能避免不可再生资源和能源,多种树,节制不必要的消费。  令人欣慰的是,我们已看到,许多国家、地区的民众越来越认同素食救地球理念。特别是一些沿海国家和城市,民众的反应更为积极、主动。今年6月底,在星海会展中心开幕的国际环保博览会上,金谷穗粥店、爱之家素餐厅和开心素包子店等几家素食店联合举办了素食展和免费品尝活动,这3家素食店共同的理念就是:吃素营养、吃素健康、吃素抗暖化,他们的活动吸引了几千名参与者,成为环博会上耀眼的一景。
北极成孤岛 全球冰川消融速度触目惊心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瑞士苏黎世大学的世界冰川监测机构9月1日在日内瓦联合发布报告指出,全球冰川的消融速度以十年为单位,在近二十年里呈几何级数的增长速度在加快融化,形势之严重令人触目惊心。  仿佛是为这个报告做个注解,美国宇航局日前公布的几张卫星照片显示,北极冰盖周围约12.5万年历史的永久冻冰解冻,"西北航道"和"东北通道"第一次同时打开,北极有史以来首次变成一座孤岛。航海业人士称之为"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众多航运公司为抢占黄金水道跃跃欲试。而更多的科学界人士则对地球的未来忧心忡忡。  这份题为《全球冰川变化:事实与数据》的报告说,已有大量证据表明,气候变化正在使地球上的许多冰川缩小和变薄,自1980年以来,世界冰川的平均厚度减少了约11.5米。报告举例说,在欧洲中部的阿尔卑斯山地区,从1970年到2000年这30年间,冰川面积减少了22%。让人忧心的还有冰川呈加速度发展的消融速度。报告用过去的三个十年做比较,从1996年至2005年这十年间,冰川年消融速度是上一个十年的两倍,是上上个十年的四倍,正好呈几何级数增长。报告甚至警告,如果气候变暖趋势不能迅速得到遏制,世界上许多山地冰川有可能到本世纪末消失殆尽。  最能体现全球变暖趋势的是北极地区。由于海洋吸取了大气中更多的热量,这里气温的升高幅度是其他地方的2倍。尽管冰川融化早已不是新鲜的话题,南极冰架的大面积坍塌,喜马拉雅山区冰川的快速萎缩,乞力马扎罗雪山风光不再,都曾成为报道的热点。去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被定为"冰川融化,后果堪忧",世界气象组织也把去年定为"极地年",呼吁关注极地地区的气候变化。但人们对于北极成为孤岛的照片还是表现出极大的震惊,究其原因,就是这里冰川融化的速度之快已大大超出了预期。在去年的相关科学报告中,认为北极成为孤岛的时间应该为2030年左右,而今年它已变成了现实!  "北极成孤岛"向世人发出两个信息:一个令人鼓舞,预示着将传统航运路线"去弯取直",连接欧亚美三大洲的黄金水道即将呈现,而另一个则令人不寒而栗。且不说北极冰盖全部融化将使海平面升高60米的"后天"远景,即便是眼前,后果已是人类难以承受之重。冰川不仅是数以千万计人的直接淡水来源,还与许多物种的存亡息息相关。冰川的减少以至消失带来的洪水、干旱,气候条件的变化,生态系统的紊乱,将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眼前的严峻现实令人忧虑,更使人忧心如焚的是导致这一结果的根源并没有消除。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日前在日内瓦出席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成立20周年纪念仪式时敦促世界各国加快谈判速度,以尽早拟订旨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协议。

加入素食行列,给地球降温--大连日报



10月1日至7日是国际素食周。环保人士呼吁:
加入素食行列,给地球降温

  
  陈何
  众所周知,南北极冰川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北极冰层可以反射80%的太阳能来平衡海水的温度。如果北极冰层融化,海水就会因吸收热量而快速升温,从而打破平衡。地球气温每升高一度,就会引起生物和气候的重大变化。
  联合国粮农组织2006年底报告指出:饲养牲畜是造成气候变化的最大元凶。家畜所造成的温室效应气体约占整体温室效应气体的80%。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牲畜比汽车多18%;土地面积的30%被饲养业占用;可耕地的33%被用于种植饲料作物;一公顷的土地可以养活20个吃土豆的人、却只能养活1~2个肉食者。为了获得种植饲料作物的耕地,最方便的方法就是砍伐森林。这就是为什么称为“地球之肺”的亚马孙雨林已经被破坏殆尽的主因。目前地球上有近10亿人遭受饥饿和营养不良之苦,尽管如此,世界上却有1/3以上的谷物没有拿来供应给人吃,而是用来喂牲畜。
  如果不停止畜牧业和肉食,可以预见,全球范围内耕地面积会进一步减少,粮食会进一步减产,温室气体排放会一如既往,医疗费用会攀升,全球粮食危机、环境污染和森林损毁以及水土流失都会进一步加剧。

BTV北京电视台视频:健康又经济从吃素开始


http://www.5joys.com/cnews/bet20080921112746979.htm
转眼间,这举世瞩目的奥运会已经结束了。我和大家一样,还是忘不了那些精彩瞬间,尤其是那些夺冠的运动员。人家为什么游那么快?跑那么远啊?您可能说了:人家运动员都吃什么啊,那都是定制的营养配餐。想当年名震田坛的马家军,每周都要特意加餐。我们哪有那条件啊。

可是我说您和奥运冠军比不了,可能不是因为肉吃的少,而是肉吃多了。因为奥运冠军当中,不兴有使劲吃肉的,还有不吃肉的...

素食清肠行动即刻开始--软糯酸甜的香橙糯米南瓜盅


2009年2月27日 第B0014版:消费·实用


■陈婕 曹瑜华
  
  “少吃肉有利于身体健康,还能给大气‘减负’。”本报曾报道了杭州市政协委员、杭州师范大学理学院的黄允宝教授提出的两会最“雷人”提案。近日,乌鲁木齐一所小学的老师潘晓琴给每个学生的家长都发了一份《素食环保拯救地球》的资料,推广“素食环保教育”。
  素食一下子成了当下炙手可热的话题。美食达人菜青虫告诉记者,自己也常常在家中动手做一顿素食大餐。“素食能帮助清理节后连日来焦躁的肠胃。”菜青虫说,要像打扫环境那样经常对体内进行大扫除。当肠胃打扫干净后,可以增强肠胃的吸收力,使消化系统工作效率提高。
  菜青虫推荐了一道香橙养生糯米南瓜盅。“南瓜盅是香橙味道的,酸酸甜甜的比较特别,我在南瓜的肚子里面放了糯米、黒米、南瓜丁、松仁、枸杞、莲子、陈皮和芝麻一起蒸熟,软糯酸甜,颜色也格外的漂亮。我直接把这道菜当主食,可以摄取更多的纤维。”
  糯米、黑米浸泡一夜后用蒸笼蒸熟,然后混入枸杞、松仁、莲子、陈皮、芝麻、糖、一点点油拌匀备用。各种材料的多少可依个人口味增减。
  一个日本小南瓜去皮,在顶部切去三分之一,然后把里面掏空备用。
  把切下的南瓜切成小丁,拌入糯米饭中。随后把糯米饭塞进掏空南瓜,隔水把南瓜蒸熟蒸透。
  最后,用橙汁、水、淀粉勾一个芡汁。把芡汁淋在南瓜上,吃的时候把南瓜割开,里面的糯米、南瓜丁可以蘸着橙汁一起吃。“软糯甜香,而且南瓜、糯米、黑米、枸杞等各种食材都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是一道养生美味。”
  
  菜青虫TIPS:
  南瓜内含有的果胶有很好的吸附性,能粘结和消除体内细菌毒素,有解毒用。南瓜所含成分能促进胆汁分泌,加强胃肠蠕动,帮助食物消化。南瓜含有丰富的钴,对防治糖尿病、降低血糖有特殊的疗效。
  南瓜种类很多,市场上常见的品种有又长又大的本地南瓜,呈橘红色,还有一种是日本小南瓜,有绿皮和橘红色皮两种。老南瓜品种水分较多,推荐用来做粥,日本小南瓜品种比较香糯,可以做菜,做甜品,还可以做主食,属于百搭食物。
  我偏爱日本小南瓜。它个头小,适合小俩口家庭食用,还很耐储存。因为含水量较低,干物质含量提高,小南瓜的营养成分较本地南瓜更高。

少吃肉,地球减负你健康--钱江晚报 2009年2月17日杭州市两会特别报道


少吃肉, 地球减负你健康

--钱江晚报 2009年2月17日 杭州市两会特别报道


为此,黄允宝委员引用了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主席帕乔里的一句话:“如果你少吃肉,你会更健康,地球也会更健康。”
  黄允宝的这份近2000字的提案成了昨天的热点,大家第一感觉是“雷人”。记者上网一查,发现“控制甲烷缓解全球暖化”的观点早已有之,像新西兰的“屁税”,丹麦的“气候税”,去年年末中科院院士蒋有绪提及的“呼吸税”,皆有异曲同工之妙。
  去年11月18日,中科院院士蒋有绪呼吁:政府应对排放二氧化碳的企业征收生态税,对于一般的市民,则可让他们每个月购买20元钱的生态基金。他表示市民作为地球上二氧化碳的排放者,应该为节能减排付出代价,这一建议曾被媒体戏称为“呼吸税”。
  无独有偶。北欧的丹麦财政委员会日前提出,准备向农民和农场主征收“气候税”,这是一项针对奶牛和猪放屁时产生的甲烷气体而征收的费用。委员会称,仅一头奶牛每年就向大气释放大约4吨的二氧化碳,远远超过了一辆汽车。如果汽车要缴税的话,那么奶牛和猪也没有理由不缴税。
  南半球的新西兰政府决定,凡饲养牲畜的农场主在今后都要为牲畜排放的臭气缴税,即家畜的“打嗝税”、“屁税”及“污物税”。新西兰政府认为,牛羊排放的臭气中含有大量甲烷,甲烷会损害地球臭氧层,由此加速地球升温。此举每年可为政府筹集约840万新西兰元收入,将专项用于牲畜气体排放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研究。
  如此看来,黄允宝委员的“雷人”提案还不是空穴来风,与“屁税”、“气候税”以及“呼吸税”一脉相承。他还引用德国生态经济研究所发布的研究报告,建议人们放弃食用肉类与乳制品,完全吃素,因为这样,“可以将制造食物的温室气体排放降为原来的1/7。”
  “与肉食有关的疾病也不少:心脏病、高血压、胆结石、癌症、帕金森症、肥胖等等,已经使社会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他总结道:“以科学的观点而言,我们应当吃素。以健康的观点而言,我们应当吃素。以经济的观点而言,我们应当吃素。以慈悲的观点而言,我们应当吃素。以‘拯救世界’这个口号的精神而言,我们更应当吃素。”
  黄允宝委员最后建议:将他的这份《鼓励市民减少吃肉作为我市节能减排举措》纳入杭州节能减排环保规划,同时出台相关细则。对此,读者朋友们,你有什么想法?欢迎拨打本报热线96068和我们聊聊。

少吃肉应纳入节能减排规划--东方早报2.18


将“鼓励市民减少吃肉”纳入政府节能减排规划,可以像宣传节水一样,令人们树立起“减少肉食,健康人体和大气环境”的观念。
  早报记者 仇锋平
  “畜牧业已成为地球变暖的‘祸首’,而控制畜牧业膨胀的抑制点就是人类的嘴巴——少吃肉不仅能健康身体,还能为大气‘减负’。”正在召开的杭州市九届三次政协会议上,政协委员、杭州师范大学理学院教授黄允宝在提案中抛出这一观点,建议将“鼓励市民减少吃肉”作为减碳举措纳入杭州的节能减排环保规划。
  提案中,黄允宝列举了大量数据。根据联合国报告,2007年10件最严重自然灾害中有9件与全球暖化有关,遏制全球暖化已成为人类首要任务。 2006年末,联合国粮农组织在题为《牲畜的巨大阴影:环境问题与选择》的报告中指出:畜牧业产生的温室气体,以二氧化碳的量计算占全球总量的18%,超过交通运输业;人类活动产生的甲烷,37%来自于反刍牲畜的消化道,甲烷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3倍;畜牧业目前占用地球30%的土地,其中大部分为牧场,也包括占全球可耕地33%的牲畜饲料生产用地;全球20%的牧场因过度放牧、土壤板结和侵蚀而退化;肉畜、乳畜占陆地动物生物总量约20%。据评估,在24项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中,有15项处于下降趋势,而畜牧业被认定是元凶之一。
  不仅如此,肉食还与人类的多种疾病有关,如心脏病、高血压、胆结石、胆囊炎、癌症、帕金森症、肥胖、禽流感、疯牛病等。相反,素食者往往显得年轻、健康。
  黄允宝本人就是个素食主义者。他认为,将“鼓励市民减少吃肉”纳入政府节能减排规划,可以像宣传节水一样,令人们树立起“减少肉食,健康人体和大气环境”的观念。一旦人类对肉食的需求减少,畜牧养殖的规模自然削减。另外,政府还可以利用税收杠杆抑制畜牧业的过度扩张。
  提案中,黄允宝引用了美国辛辛那提市环保部门《气候保护行动计划》中的一句话:“你可以换用节能灯泡,买混合动力车,多种树,但没有比通过改变饮食习惯来缓解地球暖化更有效、简便、经济、快速、有力的了。”